小寒补益饮,云南省名中医、白州名医段萍主任医师方,由麦冬、山药、陈皮、灯芯、苏梗、枸杞等组成,功效养阴润燥、益气健脾,适合于各种体质人群在冬季的保健,无特殊禁忌。
时间:1月5日 下午14:00
地点:门诊住院楼1楼西大厅导医台
活动方式:向广大市民朋友和患者免费供应本节气“大锅药”
小寒养生
《黄帝内经》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季宜顺应自然,善养封藏之气,不使阴气发泄,注重补养,而食补无疑是滋阴养阴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在这段时间里,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均达到全年最高水平,人体容易感染风寒,难免阳气受损,晒太阳能提振阳气,且多晒背部,对改善心肺机能会有裨益。
养阴多吃补肾食物,五谷杂粮做粥。到了冬季人的食欲较好,食物也易被人体吸收,因此冬季往往是进补的好时机。由于冬季要养护封藏之气,而肾主封藏,因此进补需要考虑益气补肾、养阴填精功效的食物。总体而言,冬季进补以食补为主,辛辣、烧烤、油炸食物宜少吃,多喝水,多吃水果,多吃鱼肉、牛肉、羊肉、藕、萝卜、山药、黑木耳、红薯、莴笋等,多以汤、羹、煲的形式烹饪食材,也可适当添加人参、枸杞子、麦冬、玉竹等中药做成药膳。粥也具有极高的滋养功效,米类可选择小米、大米、黑米、薏米、芡实米等及多种豆类,不一而足,有健脾、养血、补肾、利湿的作用,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身体状况加点栗子、芝麻、核桃、莲子、大枣、桂圆等,益心脾、补气血、润胃肠。除食补之外,也可视自身情况,开些膏方调补。膏方利于养气血、藏精气、调阴阳,同时也有和胃运脾、养心润肺、滋补肝肾、扶正祛邪等作用。
养阳冬日晒背能起到振奋阳气的作用,所谓“阳气充足,百病不生”。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阳虚、气虚、痰湿的人,可以通过多晒太阳补充阳气,逐渐把体质调整过来,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中医认为,晒太阳时多晒背部很有好处。清代医家曹庭栋在其老年养生专著《老老恒言》中就有“日清风定,就南窗下,背日光而坐,列子所谓‘负日之暄’也。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的主张。所谓“背为阳,心肺主之”,背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屏障。背部一旦受寒,就会影响到心肺的健康。因此,对于有肺炎、老慢支、哮喘、气管炎以及有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来说,一到冷天,背着阳光而坐,让阳气经由肩背的相关穴位输送到全身其他地方,易逼出体内寒气,对改善心肺机能确有裨益。
由于冬季雾霾天气高发,上午不宜出行,而晒太阳只有在室外进行才能获得最佳功效,再考虑到紫外线等因素,申时(即下午3 点~5点)晒太阳最为合宜。一方面是因为白天日照充足,低空“逆温层”消失,大气流通顺畅,空气质量较好;另一方面,此时紫外线中UVB波段的光束较多,更利于合成维生素D,促进血钙向骨钙转化,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如果早晨没有雾霾,辰时、巳时之交(早上8点~10点)也是晒太阳的好时段,因为这个时候阳光中红外线占上风,使人感到温暖,可以起到活气血、通经络的功效。晒一次太阳以30分钟~60分钟为宜,不要超过两个小时,否则容易受寒,皮肤也易受紫外线侵害。
传统疗法 益气养阴
小寒期间大理州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利用经络检测仪、中医四诊仪根据个人舌脉面信息采集判定体质特点后进行个性化的三九贴、节气艾灸、刮痧、穴位按摩、食疗、膏方等以助您益气养阴、未病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