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医学,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与相邻学科治疗“疼痛”既相互配合,又有明确区别分工。比如:麻醉科以手术中止痛和治疗急性疼痛为主;西医骨科主要以手术治疗骨损伤,中医骨科及针灸推拿科则是以针灸、手法治疗为主;神经科和肿瘤科主要以药物;康复医学科则以物理方法为主。而疼痛已是现在大部分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被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
卫生部关于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疼痛科”诊疗科目,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卫医发[1994]第27号文附件1)中增加一级诊疗科目“疼痛科”,代码:“27”。这标志着疼痛专科已正式列入医疗建制,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神经痛的微创介入治疗还没能广泛应用,致使疼痛医学的独到效果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全国数万家医院中,真正按现代疼痛医学理论和技术装备的疼痛科、疼痛病房还不普遍。这就有治疗疼痛只是“治标不治本”,“不解决问题”的误解。其实,慢性顽固性疼痛本身就是疾病,能解除他 (她)们的疼痛,当然就是治了“本”。
在这种观念的不断影响下,我院于2013年6月成立了疼痛康复科,以中医治疗特色为基础,运用新的技术手段,为患者提供全新而又有效的治疗方式,在此将介绍新技术冲击波疼痛治疗,为广大患者提供参考。
体外冲击波是一种通过物理学机制介质(空气或气体)传导的机械性脉冲压强波。是一种声波和机械波的结合,可分为聚焦式和发散式两类。聚焦式冲击波1980年问世后,在医学上主要用于碎石等。如:肾结石等。发散式冲击波1999年问世后,通过不断的更新,现在在医学上主要用于慢性疼痛诊治。
在2012年,颁发storz medical的发散式冲击波的最新应用范围为:生物力学疗法,肌筋膜肌痛点疗法,肌腱止点功能障碍,活化肌肉和结缔组织,针灸冲击波疗法。由中日友好医院、盛京医院、天坛医院、吉林省院、昆医二院、山东省院、新疆区院、冀医四院等协作组共同撰写的:放散式冲击波疗法在中国治疗末端病3466例经验报告显示,总有效率:99.54%、无效率:0.46%。而我科现在使用的就是第四代最新的发散式冲击波MP50。
发散式冲击波在中国的应用,为临床提供了一个有法可依、适应症较广、可供选用、富有科学性、先进性,纯绿色的、没有副损伤的治疗方法。它可以替代一些手术、注射、封闭、阻滞、按摩、推拿、小针刀、银质针、水针、理疗等方法,用于治疗慢性疼痛。它具有疗效确切、更安全、更温和、更经济、更有效等特点。它是利用气压弹道射出的高速弹子碰撞产生的中、低能级冲击波,对机体产生的调控作用、对患区多次冲压形成的微损伤,激活人体自我修复功能,从而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是没有毒副反应和治疗后遗症的、科学的自然疗法。压力在1—10bar之间,脉冲时间长0.2—5ms,作用浅表≤60mm;通过调控效应、机械效应和生物效应来达到镇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