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中医医院针推科三伏贴开诊了

来源: 大理州中医医院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 2015-07-13 点击数: 0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头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 

  “三伏贴”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已有千年历史。它是依据中医学“天人相应”、“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等理论,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最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令阳气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的气血直达病处,标本兼治。因其副作用少、费用低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老少咸宜等优点,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 

  适应病症 

  (1)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等; 

  (2)消化系统疾病:胃痛、胃胀、慢性结肠炎、虚寒腹泻、消化性溃疡等; 

  (3)妇产科疾病:痛经、带下量多、月经不调、产后头疼、坐月伤风等; 

  (4)风湿骨病:关节痛、骨质增生、关节炎、风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 

  (5)小儿疾病:体虚易感、哮喘、支气管炎、消化不良、腹泻等; 

  (6)治未病:免疫功能低下,阳虚体质,气虚体质等亚健康的调理。  

  治疗安排: 

  我院2015年“三伏贴”治疗的各项准备工作正有序进行,将于以下时间开展: 

  头伏:2015年7月13日-15日(农历五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    

  中伏:2015年7月23日-25日(农历六月初八至初十)    

  末伏:2015年8月12日-14日(农历六月二十八日至七月初一) 

  若因特殊情况,入伏当天未贴敷,伏期前后十天贴敷亦可。 

  禁忌人群 

  1.艾灸或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

  2.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3.瘢痕体质者;

  4.咳黄浓痰、咯血患者;

  5.医生认为不宜使用的患者。

  慎用人群 

  1.孕妇;

  2.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

  3.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的患者;

  4.病情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

  5.2岁以下婴幼儿,因无法确知孩子反应,必须密切观察婴幼儿的哭闹情况。

  注意事项 

  1.对于所贴敷之药,应将其固定牢稳,以免移位或脱落。

  2.艾灸或贴敷药物部位出现水疱者注意局部防止感染。

  3.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脱敏胶带或用绷带固定。

  4.治疗期间禁食生冷、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

  5.久病、体弱、消瘦者,时间不宜过久,在治疗期间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

  其他注意事项 

  贴敷后局部出现痒、热、微痛感觉,或穴位局部出现水泡,以及贴敷后皮肤有明显色素沉着为正常反应。若敷药处皮肤灼热疼痛感强烈时,应及时取下药膏,并用清水轻柔洗净敷药处皮肤,请勿抓挠。若水泡严重时,及时到医院就诊处理。 

  有些患者要求带走三伏贴药物回家给家人贴敷,我们不推荐这样的做法。三伏贴需要通过医生辨证处方,体质特殊的病人穴位和疗程可能会有调整。三伏贴的药物要求现场配制,芳香药物挥发性较强,暴露在空气太久容易导致有效成分丢失。

  冬病夏治穴位疗法是一种扶助人体正气、增加免疫力、调动人体自身防病抗病能力的“治未病”方法,需要3年以上的长期使用,逐渐改变人体体质。患者如果疾病发作或者病情加重应积极就医,控制病情;对治疗期间病人出现任何情况都可以到我院针推科咨询。

  咨询及就诊地点:大理州中医医院针灸推拿一科

  大理州中医医院针灸推拿二科

  大理州中医医院针灸推拿三科

  咨询电话 :3035592  3035593

  3035576  3035575

  3035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