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
立夏养心饮,云南省名中医、白州名医段萍主任医师方,由菊花、广藿香、莲子、陈皮、茯苓等组成,功效疏风清热、健脾养心,适合于各种体质人群在初夏季的保健,无特殊禁忌。
时间:5月5日 下午14:00
地点:门诊住院楼1楼西大厅导医台
活动方式:向广大市民朋友和患者免费供应本节气“大锅药”
立夏
养生要点
1、春夏养阳
◆立夏时节,自然界阳气渐长、阴气渐生,养生要因势利导,注意养护阳气,切勿损伤阳气。避免炎暑盛夏的“贪凉坏习惯”,如过吃生冷,吹空调过冷过久,睡地板等都会使寒邪进入体内损伤阳气。夏季养阳还有“冬病夏治”的功效,如在一年中最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做“天灸”可显著振奋机体阳气达到治疗疾病的功效。
2、起居养生
◇ 进入立夏,昼长夜短,起居宜晚睡早起。《黄帝内经》曰:“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立夏后人们应早点起床,晚些入睡,以顺应阳气的生发。夏季多阳光,不要厌恶日长天热,要适当活动,让身体适当出汗,以适应夏季的阳气舒发、养长之气。同时,立夏早晚仍比较凉,日夜温差较大,应注意随时增减衣服。
3、饮食养生
◆立夏之后气温明显升高,机体出汗多,“汗为心液”,容易耗损人体心阴,导致耗气伤津,出现身体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口干咽燥等症状。此时,应清补养心、滋阴生津,可适当多吃益气养阴清热的食材,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
◆饮食宜清淡不要太油腻,夏天比较炎热,湿热气候也比较重,所以饮食就宜清淡一点,不要吃得太油腻。本身湿热很重的话吃得太油腻,就会加重我们体内的湿热。暑湿重者,我们可以适当地做一些荷叶粥,比如说在稀饭里面加一些荷叶,或者是薏仁这些健脾利湿、药食同源的保健食品。
4、运动养生
◇ 立夏时节要注意不可过度出汗,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立夏时节,选的运动不要过于剧烈,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散步、慢跑等。
5、情志养生
◆立夏以后,天气转热,人的心神易受到扰动,出现心神不宁、燥热不安。因此,值此时节,人们要格外重视精神的调养,宁神静心,加强对心脏的保养,应该保持愉快的情绪,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6、健运脾胃是关键
◇ 进入立夏节气,这个节气脾胃功能也会渐渐好起来,是个养脾胃的好时机。脾胃是人体生产气血的重要脏器,吃进去的东西就是原料,还得要有好的机器才能造出我们需要的能量——气血。给大家介绍两招简易的健运脾胃的方法:
健运脾胃方法:
方一:点按或艾灸足三里
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这个穴位是强壮身体的很重要一个保健穴。如果你消化不太好或是有便秘,可以再按按上巨虚穴,这个专门治疗腹痛、腹泻、便秘、消化不良。
方二:“四君子”粥
人参9克(常服用者可换成党参),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9克,以上合称“四君子汤”,加上大米熬煮成粥。这个方子补益脾胃,温补而不燥热,补益而不峻猛,有君子之德,故名“四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