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由于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简单来说就是指大便次数减少,一般每周少于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粪便量少且干结时称为便秘。便秘除常伴排便困难、粪便干结外,还会引发腹胀、腹痛、头晕、食欲减退、易继发痔疮、肛裂等病。便秘是常见症状,如若长期持续存在,甚是扰人,影响生活质量。
一、便秘的成因
中医认为,便秘病位主要在大肠,大肠属阳明,故属阳明腑证。其病因多见,饮食不节,情绪失调,外感邪气都可能引起便秘。其病机或气血耗竭,或津亏血燥,或实热瘀滞,或气滞血瘀,导致阳明经气血运行不畅,大肠腑气不通,形成便秘。
二、便秘的危害
我们每天进食,随之每天也都要排出粪便,粪便中含有浊毒,浊包括机体代谢出来的不需要的产物,毒则主要指热毒。为了健康,及时排泄大便非常重要,若长期便秘,这些浊毒会留滞于体内,为患甚烈,甚至是许多大病的源泉。不少人未至老年即出现黄褐斑,或在手背,或在面颊,或在周身皮下。一般来说,黄褐斑多见于便秘之人,因饮食浊毒不能及时排出,反被吸收,郁于皮下,即成诸斑。再者,肝主疏泄,平时肝气郁结之人往往疏泄不足,浊毒不得疏泄,亦易聚而成斑,故要治斑,只此两条:通大便,畅心情。临床所见,便秘很容易长痘痘,因为浊毒不能从大便排出,上攻头面,郁于皮下,即成痘痘,所以说,治痘痘一定要通畅大便,否则,浊毒不去,痘痘难安。再者,中风病人一定要重视大便是否通畅。按中医理论,饮食中的精微被脾运化后,浊气自肠而排出。若便秘,则浊毒内郁,上攻于脑,影响神明,最易导致病情缠绵难愈。若已经有中风后遗症,平时可用莱菔子15克,煎水代茶饮,有清降阳明之功。
另外,便秘日久,滞而不通,则痰浊瘀血易于积聚,久则生块,变生他症,也是百病之源。
三、便秘的预防
平时无病之人养生,一定要保证大便通畅。俗话都说:若要长生,肠中常清;若要不死,肠中无屎。
保证每天至少排出一次大便,且不硬不干。其方法有:一则少吃辛辣刺激之物;二则经常补充足够水分,不爱喝白开水的人,也不可用咖啡、浓茶、可乐等含咖啡因的饮料取代,因为它们会利尿且抑制肠道蠕动,每天早晨适量喝些生姜红糖水(能养阳升阳),晚上睡前可喝酸梅汤(乌梅,生山楂,陈皮各15克,水煎十五分钟服,有利于敛阳潜阳);三则便秘者常自上而下按揉腹部,有利排便;四则加之中药或针灸来辅助通便。其实保持作息规律,有意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调节饮食,舒畅情绪,适当运动,这些都是有助于预防便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