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换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来源: 大理州中医医院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 2015-07-17 点击数: 0

   5月27日,我接诊到一位患者,患者于13天前开始出现痔疮出血,连续10天,期间适逢经期,患者目前头晕心慌、四肢乏力,面色苍白,脉虚细无力,经询问病史及相关检查,初步诊断为:重度失血性贫血,告知患者须立即输血,但患者却为四处找献血证焦急万分,我得知后立即回科室召集科室医生为病人找到献血证。患者拿到献血证后,十分感激。

  清代医书《济生集》在自序中写道:“昔人云∶欲救人而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此仁人之言,最为深切。…… 譬如我之父母,妻子有疾,望医之相救者,何如。易地而观则利心自淡,利心淡则良心自现,而人之痛痒相关矣。故圣训以进德,修业二者不可偏废也”。古人讲的“易地而观”,将病人换做自己的父母、妻子、兄弟、姐妹,身患重病,危机万分,急待救治,其良心必定自现。这不是一个党员的要求,也不是一个领导干部的要求,而是一个普通人的良心底线。孔子讲:仁者爱人。古代仁之本意:二人,即一个人心里装着别人。孔子的核心精神是仁,仁就是没有自私,仁慈博爱,仁者爱人;孟子的核心精神:义,社会不同身份,各个阶层的人都遵循天道和人道。所谓义者循理,理就是秩序和本分。义所代表的精神就是每一个人都应安守本分,遵守秩序,一切合情合理合法。作为一个医生我们有义,我们必须履行医生治病救人的职责。比如首诊医师负责制对医生的要求。我们还必须有仁,仁心里装的是患者,其实是自己的良心。仁义讲的是;良心和责任。

  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孝、悌、忠、信;仁、义、廉、耻。 习大大讲:三严三实,其中严以修身,修身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古语讲“人不知耻,出名何益,做官何益,时尚何益,美貌何益?”。五伦讲:“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妻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而五常,则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它是作为一个人必须要遵守的规矩。人类五种基本行为准则:仁、义、礼、智、信。五常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安生立命的最基础的教育,是一个人最起码做人的资格的教育。而四维,就是四种维系社会常治久安的根本:仁、义、廉、耻。《管子》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五常四维就是习总书记讲的修身做人。 “仁、义、廉、耻”是做人的准则,孝、悌、忠、信”是做事的准则,“孝、悌、忠、信”讲的就是做人要实,做事要实,谋事要实。今天我们践行“三严三实”,就必须常存“孝、悌、忠、信“之念,常有“仁、义、廉、耻”之心,对万民常怀感恩之德。学习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传统文化教育,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对中医生而言就是要走群众路线,就是要做亲民、惠民的中医,就是做接地气的中医、做实践的中医,做劳苦大众的中医。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关键是以心换心,以仁心换知心,医生的仁义不单有责任,还有良知。我们应当常常照照镜子,常常正正衣冠,不断加强医德修养,以“大医精诚”为思想修炼的丹炉,以“九不准”为戒尺,坚持寸毫笃行,一丝不苟。坚持在实践中提高医术,在实践中提升医德,做一个忠诚于组织,廉洁于人民,敢于担当责任的新中医。